首页 >科学 >

恭喜词条创建成功 2023-10-14 19:24:32

已收录62207个有关科学词条 已浏览3923531人次 创建词条

梁(汉语汉字)
939 25

梁(读音liáng)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(常用字)。此字始见于西周晚期金文。《说文》中说“梁,水桥也。”这里是指“梁”的本义,指桥梁。《国语▪周语中》中说“先王之教曰:‘雨毕而除道,水涸而成梁。’”这里的“梁”字引申为屋梁。后也用作地名和国名。
  • 中文名:梁
  • 拼音:liáng
  • 繁体:
  • 部首:木
  • 字码:
  • 五笔:ivws
  • 仓颉:
  • 郑码:
  • 笔顺:
  • 字级:一级字(编号2436)
  • 平水韵:平声七阳
  • 结构:上下结构
  • 笔顺编号:44153441234
  • 注音字母:ㄌㄧㄤˊ
  • 统一码:基本区U+6881

字源演变

“梁”字始见于西周时期(图1)。春秋时期文字(图2)与西周时期相比较并没有很大的变化。战国时期的“梁”字却有很多的写法,结构都不尽相同。有的是承袭前代文字的写法,有的是在战国时期演变发展。秦、汉时期的文字以字形8的战国文字发展成现如今的写法。

“梁”字是形声兼会意字。字从水从木,刅声。“刅”读chuāng,是声旁。桥底下一般有河,所以从水,“木”表示建筑材料,所以本义是指桥。后也引申为屋梁。《后汉书▪陈寔传》中说“时岁荒民俭,有盗夜入其室,止于梁上。”这里“梁”字又用为地名,后也用作国名。

现代释义

基本释义

梁liáng(ㄌ一ㄤˊ)

⒈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,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:房梁。栋梁。梁上君子(指窃贼)。

⒉桥:桥梁。津梁(渡口和桥梁,借指学习的门径)。

⒊器物、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:鼻梁。山梁。车梁。

⒋中国战国时期国名,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(今河南省开封市)后,改称“梁”。

⒌中国朝代名(a.南朝之一;b.五代之一)。

⒍姓。

详细释义

樑liáng

〈名〉

(1)(会意。从木,从水,刅(chuāng)声。从“木”从“水”,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。本义:水桥)

(2)同本义[bridge]

梁,水桥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梁丽可以冲城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。司马注:“小船也。”

除道梁溠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四年

谨关梁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
十一月舆梁成。——《孟子》

十月成梁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

津梁之上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
造桥为梁,不显其光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大明》

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。——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下》

泽无舟梁。——《庄子》

(3)又如:河梁(桥,又借指送别之地);津梁(渡和桥梁);桥梁(桥);梁缘(为得到好的报应而做的修桥补路之类的好事);梁头(桥头);梁津(桥梁与渡口);梁栈(桥梁)

(4)房梁[girder;roofbeam]

兔从狗窦入,雉从梁上飞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十五从军征》

架梁之椽。——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
(5)又如:横梁;悬梁(在房梁上上吊);梁楹(屋“梁和大柱);梁倚(如屋梁一般的相依附、倚靠);梁木其坏(以梁木的折毁来比喻贤哲的死亡)

(6)稻粱。通“粱”[millet]

养以刍豢黍梁。——《淮南子·人间》

(7)又如:梁肉(粱肉。泛指美酒佳肴。梁,通“粱”)

(8)山谷之间的延绵高地[ridge]。如:梁端(山顶);山梁。又指身体或物体上居中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。如:脊梁;鼻梁;深辀(古代车子的曲辕);梁冠(有横脊的冠)

(9)堤堰;鱼堰[dam]

毋逝我梁,毋发我笱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
隄谓之梁。——《尔雅》。注:“即桥也,或曰石绝水者为梁。”

梁,水隄也。——《水经注·济水注》

掌以时渔为梁。——《周礼·渔人》。司农注:“水偃也。偃水为关空,以笱承其空。”

(10)又如:梁笱(泛指捕鱼具。梁,水中所筑的捕鱼之坝)

(11)国名[Liangstate]

(12)周时诸侯国

(13)战国七雄之一,即魏。魏惠王于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,故称梁

游于梁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
(14)又

梁使三反。

(15)朝代名[LiangDynasty]

(16)南朝萧衍(梁武帝)所建(公元502—557年)

(17)五代朱温(梁太祖)所建,史称后梁(公元907年—923年)

梁,吾仇也。(黄巢部将朱温,叛变投降唐朝后,赐名全忠,受封为梁王。唐僖宗时,朱全忠拟谋杀李克用,李克用也屡次上表请求讨伐朱全忠。从此,梁、晋之间战争不息,仇恨日深。)——宋·欧阳修《伶官传·序》

(18)又

背晋以归梁。

函梁君臣之首。

(19)古九州之一[Liangprefecture]。辖境即今陕西省南部及四川省全部

(20)姓

梁弘御戎。(梁弘给他驾驶兵车。御,驾御;戎,兵车。)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
词性变化

梁liáng

〈动〉

架桥、修桥[makeabridgeover]

令尹斗祁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四年》

常用词组

梁父吟、梁启超、梁山伯、梁上君子。

古籍释义

说文解字

《卷六》《木部》吕张切

水桥也。从木从水,刅声。

说文解字注

水桥也。

梁之字用木跨水、则今之桥也。孟子:十一月舆梁成。(古本如是)国语引夏令曰:九月除道。十月成梁。大雅:造舟为梁。皆今之桥制。见于经传者,言梁不言桥也。若尔雅:堤谓之梁。毛传:石绝水曰梁。谓所以偃塞取鱼者,亦取亘于水中之义谓之梁。凡毛诗自造舟为梁外,多言鱼梁。

从木水。

会意。刄声。吕张切。十部。

古文。

水阔者必木与木相接。一其际也。

康熙字典

《辰集中》《木字部》

古文:?渿。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吕张切。《正韵》龙张切。?音良。《说文》:水桥也。《礼·月令》:孟冬谨关梁。《诗·大雅》:造舟为梁。《尔雅·释地》:梁莫大于溴梁。

又石绝水为梁。《诗·衞风》:在彼淇梁。《礼·王制》:獭祭鱼,然后虞人入泽梁。

又梁,水堰也。堰水为关空,承之以笱,以捕鱼。梁之曲者曰罶。《诗·齐风》:敝笱在梁。《小雅》:胡逝我梁。

又《尔雅·释地》:堤谓之梁。

又屋脊柱曰栋,负栋曰梁。《尔雅·释宫》:楣谓之梁。

又冠梁,冠上横脊也。《汉大官令》:冠两梁。

又陆梁。扬雄《甘泉赋》:带干将而秉玉戚兮,飞蒙茸而走陆梁。注:陆梁,乱走貌。

又跳梁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貍狌东西跳梁,中于机辟。

又彊梁。《金人铭》:彊梁者不得其死。《后汉·礼仪志》:神名,能食鬼。

又大梁,西方之宿。《尔雅·释天》:大梁,昴也。

又州名。《书·禹贡》:华阳黑水惟梁州。

又国名。周平王封少子康于夏阳,是谓梁伯。

又大梁,地名。《史记》:魏惠王徙治大梁。

又山名。《诗·大雅》:奕奕梁山。

又吕梁,水名。《庄子·达生篇》:孔子观于吕梁。

又都梁,香草名,泽兰也。《荆州记》:都梁山下生兰草,因以为名。

又姓。《广韵》:出安定、天水、河南三望。周梁鱣,汉梁鸿。复姓,梁丘、梁由。

宋本广韵

吕张切,平阳来‖刅声阳部

梁,梁栋。又州名。《书》曰:“华阳黒水惟梁州。”《晋太康记》云:“梁者,言西方金刚之气强梁,故因名之。”舜置也,秦为汉中郡,后其地入蜀,魏末克蜀,分广汉、三巴、涪陵以北七郡为梁州,梁大同年复移在南郑。亦姓,出安定、天水、河南三望,本自秦仲,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梁山,是为梁伯,后为秦并,子孙奔晋,以国为氏。又汉复姓,十二氏。《左传》有梁其踁,鲁伯禽庶子梁其之后。又鲁有仲梁怀,晋有梁馀子养、梁由靡,秦有强梁皐。《庄子》有卜梁倚。楚文王庶子有食邑诸梁者,其后为氏。鲁有谷梁赤治《春秋》。《史记》有将梁氏。汉光武时有侍御史梁垣烈,新垣衍之后。汉明帝时有梁成恢,善历数。

  • 上一篇百科:江海学刊
  • 下一篇百科:茶艺师基础知识
  • 参考资料

    声明

   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,不代表百科网的立场,也不代表百科网的价值判断。百科的词条(含所附图片)来源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如果涉嫌侵权,请与客服联系,我们会立即进行处理。邮箱:lujiutang84414@126.com

    京ICP备18037615号-1 Copyright 2018-2028

    shiliuwang.cn所有